2022年5月26日下午,我院举行“弘扬黄大年精神 喜迎七十年校庆”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五周年”座谈会。我院全体教师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白明主持。
座谈会上全院职工观看了《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追忆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团队——接续奋斗 至诚报国》等资料片,重温了黄大年先生为祖国科研事业奋斗的先进事迹。

副院长姜红军带领全院职工重温学习了《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精神。

座谈会上,我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咏梅指出,黄大年同志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爱国报国的先进楷模,用实际行动彰显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强国之行。我院中国科学技术史团队作为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习宣传好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对于学院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建设60多年来,继承和发扬“专、恒、勤”“目标、合作、诚信”的李迪精神,几代人薪火相传、勠力同心、接续奋斗,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下一步做好各项工作: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初心和使命铭刻于心,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工作、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把弘扬“黄大年精神”与各类教育有机结合,与弘扬“李迪精神”有机结合,与教学科研工作有机结合;三要推动科研教育事业发展,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希望全院师生传承、发扬“黄大年精神”,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推动研究院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罗见今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黄大年精神”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秀传统,从张载到鲁迅再到钱学森等,都具有崇高精神境界并祖国奋斗献身。科技史研究院具有许多优点和特点,我们要把历史研究同现代发展联系起来,理论研究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学术研究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教学科研同国家需要和振兴祖国联系起来。

郭世荣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黄大年精神”需要将教师的自身发展同国家紧密结合,“黄大年精神”在科研上的突出表现是创新精神,全院教职工要齐心协力、不断创新,集中力量攻关重大科研项目,产出重要成果,同时要注重提高教学方面成果数量和质量,出版高质量的教材,积极打造“精品课程”。

青年教师代表王吉辰在发言中指出,青年教师要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科研要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相结合,作为青年教师要立足本职工作,志存高远,早日实现党的百年奋斗目标。

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白明希望全院教职工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的高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执着的事业追求,肩负起教书育人和科学探索的重任,推动研究院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座谈会后,我院全体教职工听取了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纪念馆副馆长、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教育部首批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于平教授作的主题报告《祖国高于一切——黄大年精神所体现的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报告生动的讲述了黄大年先生的立志回国、坚持科研等事迹和奋斗奉献的故事,激励我院教职工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