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培养管理

首页 >> 人才培养 >> 培养管理 >> 正文

科学技术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1-10-13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 培养目标

根据《关于修(制)订2021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内师校发〔202123号),按照《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编《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要求,在2017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修订出本培养方案,并从2021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始实行。

本学科培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哲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层次的科学技术哲学专门人才。

本学科要求掌握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系统扎实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独立工作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将所学应用于社会实践,具有从事科学技术政策、科学技术管理,以及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其他领域自主创新的能力,能在科技政策与管理部门或其他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或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 研究方向

1.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了解国内外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追踪国内外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以及工程哲学的前沿发展状况,并将其转移到中国乃至各个后发展国家的条件之下,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为根据,揭示其特殊规律,以促进我国的科学技术以及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将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以及工程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辨析,用于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科学哲学史,科学思想史,科学划界,科学理论结构,科学范式,科学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科学与价值;技术哲学原理,技术哲学史,技术价值论,技术批判理论,工程哲学,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等。

2.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是近年来国内外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这是和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这一全球发展趋势分不开的。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小康目标,要建设和谐社会,研究科技与经济、社会的相互作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方向主要研究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及其哲学问题。具体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伦理,科学技术体制,科学技术战略,科学技术管理,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未来学,科学技术革命等。

3.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研究是近几年科学哲学研究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其研究特色是以科学哲学研究的成果,以及科学传播理论为基础对我们历史上以及目前科学传播理念进行哲学反思。研究的意义旨在从理论与实践上对我国科学传播提供可能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科学传播的理论研究、科学传播的案例研究等。

三、 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38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对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符合提前毕业条件的,经审批后可以提前毕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最低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每学分对应18学时。

四、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程(公共学位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学位课和必修课)、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程、补修课程和必修环节)。除补修课程外,各培养环节均应取得相应的学分。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需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2门课程。补修课程及格即可,不计学分。

研究生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具体可采用笔试和口试、闭卷或开卷、撰写论文、完成项目等形式进行。除实习、实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可采用考查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都要进行考试。研究生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文献阅读、课堂讨论、作业等)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考试成绩未达到75分(公共学位课除外),该门课程须重修。学位课程两次重修仍未通过者,取消其申请学位资格。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成绩合格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成绩不合格者无学分。

(一)学位课程(不少于29学分)

1. 公共学位课:7学分,由研究生院统一开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2)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3)外国语:4学分

2. 学位基础课(9学分)

1)哲学经典研读:3学分

2)哲学基本问题与方法:3学分

3)哲学学科前沿问题:3学分

3. 专业学位课(9学分)

1)科学哲学:3学分

2)技术哲学:3学分

3)科学技术与社会:3学分

4. 必修课为(不少于4学分)

1)科学精神:1学分

2)科学伦理:1学分

3)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1学分

4)论文写作与指导:1学分

(二)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

1. 选修课程

1)科学传播概论:2学分

2)科学实践哲学:2学分

3)科学思想史:2学分

4)科学史理论与方法:2学分

5)专业外语:2学分

2. 补修课

1)哲学导论

2)科学技术史

3.必修环节

1)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2学分

2)科研活动:1学分

3)学术活动:1学分

 

 

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适合研

究方向

考核

方式

任课教师

学位课程

公共学位课

21S000000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所有

考试

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

21S000000102/

21S000000103

自然辨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理科/文科

考试

21S000000104

外国语

4

216

12

所有

考试

学位基础课

21S010108201

哲学经典研读

3

54

3

所有

考试

雷中行

21S010108202

哲学基本问题与方法

3

54

1

所有

考试

王哲

21S010108203

哲学学科前沿问题

3

54

2

所有

考试

图力古日

专业学位课

21S010108301

科学哲学

3

54

2

所有

考试

王哲

21S010108302

技术哲学

3

54

2

所有

考试

宋芝业

宝锁

21S010108303

科学技术与社会

3

54

3

所有

考试

聂馥玲

图力古日

21S000000001

科学精神

1

18

1

所有

考查

学院

21S000000002

科学伦理

1

18

1

所有

考查

学院

21S000000003

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

1

18

1

所有

考查

学院

21S000000004

论文写作与指导

1

18

2

所有

考查

学院

非学位课程

21S010108401

专业外语

2

36

3

所有

考查

学院

21S010108402

科学传播史

2

36

3

所有

考查

吴燕

王哲

21S010108403

科学思想史

2

36

2

所有

考查

代钦

宋芝业

21S010108404

科学史理论与方法

2

36

3

所有

考查

郭世荣

王吉辰

21S010108405

科学实践哲学

2

36

3

所有

考查

图力古日

补修

课程

21S010108501

哲学导论

0

54

1

所有

考查

雷中行

21S010108502

科学技术史

0

54

2

所有

考查

宝锁

实践

环节

21S010108601

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

2

36

4

所有

考查

学院

21S010108701

科研活动

1

18

4

所有

考查

学院

21S010108801

学术活动

1

18

4

所有

考查

学院

五、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作为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能力的一环,分为两个方面:参加社会实践和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学生于毕业前需按导师要求完成。

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实践可面向大学本和专科生作为讲师参加教学一线工作;可作为课程助教协助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管理,辅导答疑,主持课堂讨论;可作为独立研究者进行社会调查等。选择教学实践的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课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工作量折合讲课18课时;选择参加社会实践(实习、调研、收集资料等),累计工作量不少于2周。选择课程管理的学生需要跟进老师一个学期的科程。本环节以导师考查方式进行。

学术交流:参加校内外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会至少3次。本环节以导师考查方式进行。

六、科学研究

该项学分可从正式发表1篇学术论文和撰写2篇文献综述为考查,并配合撰写学位论文等方面获得。学位论文有关事宜按照《内蒙古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本环节以导师考查方式进行。

七、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在第五学期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预答辩,预答辩通过,方可提交论文,参加论文评审。考核办法参照《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实施办法》(2021年内师校发44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其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毕业和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论文阶段,一般至少用一年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不计学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1. 论文选题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足够的文献资料,了解本人主攻方向的历史和现状,结合本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研究题目。学位论文选题可以是基础理论研究,也可以是应用问题研究,选题要力求体现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先进性、开拓性和前沿性。

2. 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举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研究生必须按要求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前人已经做出的工作、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内容框架、撰写计划、核心观点、创新观点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等。

3. 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但必须有研究生本人的独立见解和创新之处,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基本标准具体规定如下:

优等的标准:选题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国内外发展状况和学术动态了解充分,综述全面。在资料、方法、理论等方面有独到之处,且具有一定的价值,工作量饱满。论文反映作者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格式规范,学风严谨等。

良等的标准: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国内外发展状况和学术动态有一定的了解,综述较为全面。在资料、方法、理论等方面有一些新意,工作量较为饱满。论文反映作者有一定的基础理论、较为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观点较明确,条理较清晰,语言通顺,格式规范,学风严谨等。

合格的标准:选题比较具体;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国内外发展状况和学术动态有一定的了解,综述较为全面。论文反映作者有一定的基础理论、较为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观点较明确,条理较清晰,语言通顺,格式规范,学风严谨等。

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各学位点应定期对研究生论文的撰写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监督,确保研究生按期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九、培养方式

一般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团队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研训练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倡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必读文献

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单位

备注(必读或选读)

1

一般科学哲学史

刘大椿等

必读

2

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一般科学哲学焦点主题

加贝等总主编,郭贵春等译

必读

3

逻辑经验主义

洪谦主编

必读

4

科学发现的逻辑

波普尔

必读

5

科学革命的结构

托马斯.库恩

必读

6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拉卡托斯

必读

7

反对方法

费耶阿本德

必读

8

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

默顿

必读

9

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默顿

必读

10

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

巴恩斯等

必读

11

实验室生活

拉图尔

必读

12

科研与革命—中国科技政策与社会变革

萨特米尔

必读

13

多视角下的科学传播

刘兵

必读

14

地方性知识

吉尔兹

必读

15

中国科学思想史

李约瑟

必读

16

技术哲学概论

卡尔.米切姆

必读

17

技术哲学经典读本

吴国盛编

必读

18

中国科学技术史通史卷

杜石然等

选读

19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

董光璧编

选读

20

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简史

中科院科学史所近现代科学史室

选读

21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

选读

22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丹皮尔

选读

23

从逻辑的观点看

蒯因

选读

24

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

选读

25

科学的唯物主义

本格

选读

26

进步及其问题

劳丹

选读

27

理性、真理和历史

普南特

选读

28

科学的形象

.弗拉森

选读

29

科学在行动

布鲁诺.拉图尔

选读

30

科学与知识社会学

迈克尔.马尔凯

选读

31

局外人看科学

巴里.巴恩斯

选读

32

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

巴里.巴恩斯

选读

33

自然科学史

梅森

选读

34

科学与启蒙运动

托马斯.L.汉金斯

选读

35

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思想

爱德华.格兰特

选读

36

猜想与反驳

波普尔

选读

37

客观知识

波普尔

选读

38

技术批判理论

安德鲁.芬伯格

选读

39

寂静的春天

蕾切尔.卡逊

选读

40

瓦尔登湖

大卫·梭罗

选读

41

只有一个地球

芭芭拉.沃德

选读

42

哲学走向荒野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选读

43

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

丹尼尔.A.科尔曼

选读

44

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

约阿希姆.拉德卡

选读

45

生活在极限之内

加勒特·哈丁

选读

46

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

段鹏

选读

47

“索卡尔事件”   与科学大战

索卡尔

选读

48

系统哲学引论

拉兹洛

选读

49

科学界的精英

朱克曼

选读

50

元科学导论

齐曼

选读

51

科学的社会功能

贝尔纳

选读

52

科学思想史指南

吴国盛

选读

53

生态哲学

汉斯·萨克塞

选读

54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哈贝马斯

选读

55

科学史学导论

克拉夫

选读

56

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多册)

加贝等总主编,郭贵春等译

选读

57

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

James McClellan等著,王鸣阳译

选读

58

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

Charles E. Harris等编,丛杭青等译

选读

59

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科学编史学初论

刘兵

选读

60

公众理解科学

英国皇家学会著,唐英英译

选读

61

蒙古族科学技术简史

李迪

选读

62

科学の社会史(上、下)

廣重徹

选读

63

科学技術と価値

菰田文男

选读

64

共生する科学技術

里深文彦

选读

65

科学哲学经典选读(英文影印版)

洛斯巴特(Rothbart.D) 编

选读

1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必读

2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

必读

3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山西大学主办

必读

4

科学技术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选读

5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选读

6

自然科学史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选读

7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选读

十一、毕业与学位授予规定和要求

根据《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相关规定执行。

《哲学经典研读》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哲学经典研读

课程编号

21S010100201

课程负责人

雷中行

教学团队成员

课程负责人所在单位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课程类别

学位基础课

学分

3

学时

54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28

23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阅读马列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经典,并且进行阅读讨论,以期使学生深度掌握经典涵义和与时代背景的联系。其中,将重点剖析经典的结构、所在的语境、作者的推论过程、拟解决的问题和内容与时代的关联系。

课程进行方式依序为:1.   课前阅读指定经典;2.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内容汇报,重点摘要经典内容和自身理解;3. 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典意涵,并回答学生的阅读和理解问题;4. 教师做重点阐述和延伸阐释;5. 教师做课堂总结。(课堂中2.3.4为交替进行)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强调深度理解哲学经典,研读范围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以及西方哲学三大领域,为夯实学生哲学基础,继续学习科技哲学做准备。课程所选的经典分别为自然哲学和人文学两大领域,其中,阅读自然哲学经典意在夯实学生的科学哲学基础;阅读人文学经典意在加深学生对社会本质的理解,以作为他们理解科技与社会互动的基础。具体课程内容如下:

第一讲:经典阅读与读书法

1. 剖析论述结构、问题意识和推论逻辑

2. 撰写读书札记、提炼问题和笔记数据化

第二讲:西方哲学脉络和经典概说

1. 探索自然到人文关怀

2. 神化与去魅

第三讲:柏拉图《蒂迈欧篇》

1. 形而上/形而下的二元对立宇宙论

第四讲: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1. 自然因世界观

第五讲: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1. 资本主义的萌芽

第六讲:卢梭《论人不平等的起源》

1. 资本主义的历史起源

第七讲:达尔文《物种源始》

1. 颠覆创造论

第八讲:福柯《古典文明疯狂史》

1. 权力作为潜在秩序

第九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脉络和经典概说

1. 唯心V.S唯物

2. 阶层和革命

第十讲: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 以人为中心的自然哲学思考

第十一讲: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1. 反省资本主义

第十二讲:中国哲学脉络和经典概说

1. 阴阳气论的演进

2. 王霸与治术

第十三讲:《老子》和《庄子》

1. “所应然”的自然秩序

第十四讲:韩非《韩非子》

1. “人治”的政治理论基础

第十五讲:王充《论衡》

1. 怀疑论与理性批判

第十六讲:朱熹《朱子语录》

1. 一元化的宇宙论确立:理气论

第十七讲:熊明遇《格致草》

1. 中西方自然哲学的碰撞与融合

第十八讲: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1. 科学演进的微观视角

考核方式

50% 随堂表现考核;25% 汇报展示考核;25% 课下作业(文本解析)

参考书目

[1][古希腊]柏拉图谢文郁译注,《蒂迈欧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马基雅维利,拿破仑批注,《君主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4][]卢梭,高修娟译,《论人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上海,三联书店2009.

[5][]达尔文,周建人等译,《物种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米歇尔· 福柯,《古典文明疯狂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

[7][]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9][]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10]孙通海等注译,《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陈秉才译注,《韩非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王充著,王晖译注,《论衡》,北京:中华书局,1990.

[13][]黎靖德著,王星贤注解,《朱子语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熊明遇著,徐光台译注,《格致草》,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15][]库恩著,金吾伦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