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信息
姓名:刘 超
职称:讲 师
邮箱:lc.2018@tsinghua.org.cn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地学史、技术史、科学教育史
教育背景:
2005年-2009年 陕西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专业 理学学士学位
2009年-2012年 北京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史专业 工学硕士学位
2012年-2017年 中国科学院大学 科学技术史专业 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8年-2021年 清华大学 科学史系 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2022年- 内蒙古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二、科研成果
(一)论文
[1]刘超,冯立昇.温诗铸与我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1,43(09).
[2]刘超.以苏联为蓝本:建国初期北京大学地理专业之设置[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7,36(04).
[3]LIU Chao. Book Review: Humanity Earth The history of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arth[J].Episodes,2023,46(2).
[4]刘超,冯立昇.温诗铸:开拓中国摩擦学,铸就”诗意”人生[N].中国科学报,2023-11-24(4).
[5]刘超,李延祥.东珠产地的初步研究[J].兰台世界,2012,(04).
[6]刘超.中苏自然地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以北大最早的自然地理专业课程设置为中心的初步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2(04).
[7]刘超.建国初期地理期刊对苏联地理学的译介——以《地理学报》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5(01).
[8]刘超.苏联《普通地理学原理》在我国的翻译与影响[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2).
(二)科研项目
1.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学习苏联与地理学理科属性的关系研究》(时间2022-),进行中;
2.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科学教育史视域下的民国时期大学地理教育研究》(时间2023-),进行中;
3.主持一流学科科研专项项目一般项目《中国近代地理教育史研究》(2024-),进行中。
(三)国际交流合作
2023年8月被推荐为国际地质科学史学会会员(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Histor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三、教育教学
1、所授课程
本科:地球概论、科学技术史、人文地球
硕士:技术通史
2、培养人才
2024年获专业学位硕士导师资格
四、奖项
1、2024.5,荣获内蒙古师范大学2023年度“五·四共青团最佳支持者奖章”
2、2023.10,荣获内蒙古师范大学团学、教务岗位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