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动态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动态 >> 正文

《汉译<几何原本>研究的编史学分析》讲座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22-10-23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21016日下午,我院第五十李迪科技史论坛线成功召开。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咏梅研究员主持报告会,国内外同行学者以及我院师生70人线上参与会议

1713F

本期李迪科技史论坛特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纪志刚教授做题为汉译<几何原本>研究的编史学分析的学术报告。

纪志刚教授是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1978年考入徐州师范学院数学系(今江苏师范大学),1986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师从李迪教授。博士就读于西北大学,师从李继闵教授,1994年获得学位。2000年晋升正教授,同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获得过上海交通大学卓越教学奖、教书育人奖,评聘为二级教授、长聘教授。2015年当选为中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2019年当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史、中外数学交流史、数学文化。在沿丝绸之路数学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要研究,率先将拉丁语引入科学史研究生的培养,学生中有掌握希腊语、阿拉伯语和梵文等语言,能直接解读翻译相关数学文献,形成了国内第一个专长于东西数学传播与交流研究的团队(李文林教授的评价)。近年集中于汉译《几何原本》的翻译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汉译<几何原本>的文化史研究》(2013年立项,2020年结项优秀),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汉译<几何原本>的版本整理与翻译研究》(2021年立项)。

报告中,纪志刚教授为回答《几何原本》这一部西方科学巨著如何跨越语言屏障得以翻译?古汉语能否准确表达西方数学的逻辑推理?《几何原本》又如何在东方传统数学文化中得以进一步传播?汉译《几何原本》的各种版本发生了何种嬗变?西方几何学如何能在中国传统数学文化中得以传播?进而,作为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几何原本》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产生了何种深远影响?这些问些,从“纲领”“进路”切入这一主题,并结合具体案例,给出研究方法的示例。具体包括大历史观”(macro-history)的研究纲领、“复合型”的研究方法和版本校勘、翻译解读、文化探源、词源辨析等典型案例的介绍。会后,纪志刚教授与线上师生和专家学者进行了充分交流并对提问进行了细致解答。

14EAF

最后,咏梅研究员总结到,《几何原本》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正如陈寅恪所说:“其事之关系于我国近世学术史,及中西交通史者至大”。《几何原本》带来的不仅是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几何之学”以其崭新的思维方式引发了中国传统数学发生了种种数学观念的变化,并折射出自明末以来,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在交流与碰撞的历史大潮中的会通和发展。作为“中国与西方的伟大相遇”的里程碑式的译著,《几何原本》更让我们在“一带一路”的文化背景下深入思考“知识交流与文化融合”对促进不同文明进步的所产生的历史推动力。

174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