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动态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动态 >> 正文

科学社会学的路还很长——《科技哲学视野下的科学社会学》序

发布日期:2020-07-27    作者:     来源:     点击:

20世纪上半叶诞生的科学社会学从科学体制的角度更新和深化了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以理解科学为宗旨的科技哲学的重要理论资源之一。为此,作者从科技哲学的角度对科学社会学进行了专题研究。本书的特点有三:一是作者在多年精读科学社会学原典著作的基础上,对科学社会学的学科内容进行了较为准确、系统的介绍;二是对默顿学派等20世纪科学社会学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给予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三是与西方科学社会学家展开对话,对科学社会学家提出的与科技哲学有交叉的理论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 下文为马来平《科技哲学视野下的科学社会学》一书的序。


● 马来平


当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选定以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为研究方向以后,九十年代,为了扩大理论资源,我决定集中一段时间专门研究科学社会学。

科学社会学于20世纪上半叶诞生于西方,它首开从科学体制角度研究科学的先河。甫一传入中国,立即以其新风扑面令中国学界尤其科技哲学界兴趣盎然。

1.

它更新了人们关于科学自主性的认识。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技哲学长期认为,由于科学实验是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相并列的三大革命运动之一,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内在逻辑性,所以,尽管物质生产的需要对科学发展具有支配作用,但科学发展仍然具有相对独立性,此即科学的自主性。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则表明,科学不仅具有内在逻辑,而且具有以普遍主义为核心的社会规范、以同行承认为实质的奖励制度、以塔形结构分布的社会分层和以精英科学家自发组成的无形学院为核心的学术交流系统等。默顿学派所描绘的这样一幅关于科学体制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壮阔图景,尽展科学自主性的丰富内涵,更新了人们关于科学自主性的认识;

2.

它完善了人们关于科学社会性的认识。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技

哲学长期认为,生产实践是科技知识的源泉,是检验科技知识的终极标准,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支配性因素。此即科学的社会性。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则表明,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物质生产的需要对科学发展的支配作用,不是恒定不变的,文化有时也可以对科学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自1996年始,我开始为山东大学的科技哲学研究生开设科学社会学课程。在这门课上,我和学生们一起研读科学社会学经典著作。通常的做法是:每读一本书,我先做一个启发性简介;然后围绕理解该书的思路和核心观点,布置若干思考题,要求学生读透原著,并逐一写出回答思考题的提纲;最后,在课堂上就思考题进行发言和辩论。这种做法,颇能洞察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用功程度。所以,有不少学生感到很紧张,常常在课前自发地组织起来预演一遍,以免课堂上遭遇尴尬。思考题是我精读原著后提炼出来的,基本上覆盖了全书内容并突出了主题。例如,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下称《十七世纪》)一书的思考题是:

每本书思考题的后面还列有参考书目。每一届学生科学社会学课上研读的经典著作书目和数量不同,读得较多的是以下几种: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默顿《科学社会学》的有关章节、科尔兄弟《科学界的社会分层》、加斯顿《科学的社会运行》、黛安娜·克兰《无形学院》、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齐曼《真科学》、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若干著作。

就这样,坚持了十多年,我对科学社会学的经典著作有了较深入的领会和把握。在这个基础上,我对科学社会学展开专题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就文化与科学的关系而言,通过对默顿命题的讨论,论证了科学与宗教的统一性,强调了利用宗教为发展科学服务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就经济与科学的关系而言,初步对科学发展的动力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某种正本清源的工作;就科学界的行为规范而言,初步解决了关于默顿规范有效性的争端。论证了默顿规范的实质是试图从不同侧面堵塞社会因素和人的主观因素对科学侵袭的渠道,为科学的客观性提供保障;就科学界的奖励制度建设而言,在默顿关于科学奖励的实质是“同行承认”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奖励制度建设的方向;就科学界的社会分层而言,探讨了科学界社会分层的特点,澄清了马太效应的本质和作用等。这些专题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动态》、《文史哲》、《山东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大部分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分册摘要或转载,有的还获得了省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和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与此同时,在科学社会学方面,我先后出版了《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下的自然科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和《科学的社会性与自主性——以默顿科学社会学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两部著作。前者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从书”之一;后者入选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后者出版后,学界好评不断,相继获评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现在回首科学社会学这门年轻的学科,我深深感到,该学科独辟蹊径,从科学体制的角度研究科学,其深化理解科学之功,彪炳史册。但不可讳言,科学社会学尤其默顿科学社会学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1.

先天缺陷。默顿科学社会学承认存在中性的观察事实、经验可以完全证实理论、科学知识积累式发展等,表明它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它具有若干先天缺陷:他所描绘的科学体制内部的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图景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疏离生动活泼的科学实践;它的许多观点往往囿于现象描述,而缺乏充分的理论概括。例如,默顿声明,他关于清教主义和近代科学关系的命题,仅仅致力于科学历史关系中的一种分析性阐释,而没有做任何理论抽象。此外,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立场,导致它对科学体制内部男女科学家之间、普通科学家和掌握一定行政权力的科学家之间、学者型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型科学家之间的冲突和不平等现象关注不够。基于上述情况,如何在弘扬默顿科学社会学优良传统的同时,克服其先天缺陷,是科学社会学界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任务。

2.

视域盲区。科学体制是一个由多侧面组成的有机整体,有些侧面为默顿科学社会学所重视,有些侧面则未进入其视野,如科学体制的功能、科学体制发展的社会条件、科学体制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诸如科学期刊、学会、学术会议、研究生制度等科学体制构成元素的专门研究等,这些侧面的研究亟待开展。

3.

研究乏力。默顿科学社会学对科学体制已做的某些研究,有些不够深入而留有巨大的研究空间。例如,默顿学派提出科学奖励制度的实质乃“同行承认”,是其巨大功劳。但是,科学奖励的实践告诉我们,仅仅明确科学奖励制度的实质,是远远不够的。

第一,践行“同行承认”的细则亟待研究。所谓“同行”是有层次的:对于一项待评价的科研成果,真正的同行是做过或正在做与论文同样内容工作的学者;其次,是研究方向相同的学者;再其次是本专业乃至本学科的学者等等。然而,学术评价实践中,“在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和部门为成果评价、人才评价和项目申请等所设立的各种评审委员会中,一方面充斥着为数不少的在学术上已经徒有虚名的所谓行政长官;另一方面从知识结构上说,由于各种评审委员会专家的组成通常是综合性的,所以,当面临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前沿性的具体科研成果时,评委们实际上大都失去了专家的身份,甚至有时连发言权也丧失殆尽了。我国绝大多数的科学奖项、项目尤其人文社科奖项、项目都是依靠这种形式的专家委员会评审出来的,其评审结果的可靠性是很难令人满意的。”(参见本书221页)

第二,科学成果“质量”评价的难题亟待攻克。首先,就科学成果质量评价的依据而言,目前,国内学界通常以科学成果发表在何种级别的杂志上以及科学成果的被引证率作为评价其质量高低的依据。科学成果的载体或被引证率尽管与科学成果的质量有一定关联,但归根结底,不过是外部标志。因为论文水平与其载体水平未必严格匹配。同样,有各种各样的引证者和引证目的,不同引证之间是不同质的。其次,不同研究领域衡量论文质量高低的核心标准不同。在基础研究领域,衡量论文质量高低的核心标准是论文所提出或解决的问题在本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对本学科知识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在应用领域,衡量论文质量高低的核心标准是论文所提出或解决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尽管对论文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划分等级绝非易事,但可以肯定地说,以论文载体和被引证率等外部标志衡量其价值进而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学评价的做法不正确,应予废止。这种做法贻害无穷,极易给作者投机性提高被引证率,或期刊编辑和作者之间发生越轨行为留下可乘之机。此外,如何沿着默顿学派所开辟的方向,结合中国的实际,进一步扩大对科学体制的研究,开展默顿学派已启其绪的诸如科学界的越轨问题、科学界的学术交流规律问题、科学界的师承关系问题,以及如何在冷静对待科学知识社会学批评意见的基础上,克服默顿学派的固有缺陷,而从根本上实现对默顿学派的超越?诸如此类的问题亟待展开研究。

总而言之,学术研究切忌一味赶时髦,最重要的乃是把应该做的做深做透。从这个意义上说,默顿科学社会学开辟的航向永无尽头,科学社会学要做的工作很多,路还很长。期待有更多的青年隽秀踊跃投身到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