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科学史大衍论坛于9月10-11日在我校举行,本届论坛由我校科学技术史研究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科学文化出版中心协办。来自清华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以及本校师生约60余人参会,正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的法国数学史家林力娜(Karine Chemla)也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科学文化出版中心向本届论坛的与会者赠送了今年以来出版的部分科学文化图书。
论坛名“大衍”,语出《易•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历代注家认为日月星辰、干支、四时等物象之数共有五十,象征天地,用以推演卜算,一行《大衍历》、秦九韶“大衍术”均以之命名。因而“大衍”内涵深广,体现着古人对自然知识的独特理解。论坛之目的,正希望同仁以不同视角和方法来考察这些独特理解,及其之所以产生的社会背景。若“衍”不通假为“演”,据《说文》本义为“水朝宗于海貌”。而汇聚同仁研究成果,从一点一滴而成为汪洋大海,也是论坛之宏愿。
近年来,随着多种不同学科、不同方法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引入,科学史研究的视野、方法与内容都更为丰富与多元。因此,本届论坛将主题定为“科学史研究的新方法新视野:理论与实践”。
论坛共有八个报告,根据主题划分为三个场次:“时间的社会史”、“博物学与生态学史”、“数学史及其编史学史”。论坛采用报告-点评-讨论的方式进行,每位报告人均安排有30-40分钟的报告时间,而在评论和讨论时段,除了有评论人认真细致的点评之外,与会者也围绕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论坛期间,多位与会者对本届论坛设定的充分的讨论时间以及以批评为主的点评方式给予了肯定,认为在当下许多学术讨论渐渐流于形式的背景下,此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同行间的批判性交流,从而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发掘新的研究题目。